t15p641

重大消息!红军城的局势现在是一天一个样。俄军中部集群一天时间就占领了新经济镇,开

重大消息!红军城的局势现在是一天一个样。俄军中部集群一天时间就占领了新经济镇,开始对季米特洛夫东郊展开攻击,而北面红利曼以南面的俄军也压了上来。 而从红军城南面展开攻击的俄军,同样进展迅速。尤其是从兹维罗夫出击的俄军占领了红军城南郊的列昂托维奇和特罗扬达之后一路突进,已经打到了红军城市中心。 红军城的战略价值有多重要?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在疯传?我给你打个比方,如果说顿巴斯是俄乌冲突的棋盘,那红军城就是棋盘上的“车”——既能横冲直撞,又能卡住关键要道。 这里不仅是铁路和公路的交汇枢纽,更是乌军向东线输送弹药、向西撤退伤员的“大动脉”。 战前,红军城的皮斯卡尼煤矿可是供应着乌克兰全国50%的焦煤,这些煤炭不仅能炼钢,还能造炮弹。 现在俄军把这里一围,乌军的钢铁厂和兵工厂怕是要集体“断炊”,前线士兵说不定得拿着木棍当武器了。 俄军这次的战术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多线绞杀”。中部集群的11万兵力分成三个方向同时发力:东部主攻新经济镇,南部切断T-0406公路,西南部则直扑皮斯卡尼煤矿。 不仅如此,俄军还派出侦察与破坏小组渗透进城,这些小分队就像打进乌军心脏的“毒针”,不仅引导TOS-1火箭炮炸掉乌军弹药库,还在市中心制造混乱,让乌军的防御体系彻底陷入瘫痪。 乌军的防线崩溃速度快得让人咋舌。原本驻守在这里的第155机械化旅、第68旅等部队,都是乌军的精锐,其中第155旅还在法国接受过北约教官的培训。 可现在呢?俄军突击队进城后发现,这些部队要么逃得无影无踪,要么躲在地下室里当“缩头乌龟”。 乌军的征兵年龄已经放宽到60岁,前线士兵平均年龄45岁,很多人连枪都拿不稳,更别说打仗了。 有消息说,乌军为了阻挡俄军,甚至把4000多名平民留在城里当“人盾”,结果俄军根本不吃这一套,直接用无人机精准清除乌军据点,让这些“人盾”反而成了乌军的心理负担。 俄军的装备优势在这场战役中体现得淋漓尽致。T-90M坦克配上“柳叶刀”无人机,简直就是“陆地猛虎+空中猎鹰”的组合。 T-90M的125毫米滑膛炮能在2公里外击穿乌军T-72坦克的正面装甲,而“柳叶刀”无人机则像幽灵一样在乌军头顶盘旋,专挑坦克发动机和步兵战车薄弱部位攻击。 乌军的防御体系崩溃还有个致命伤——后勤补给被切断。红军城被包围后,乌军的弹药、粮食和药品全靠空投,但俄军的防空系统把天空封得死死的,空投物资有一大半都掉进了俄军阵地。 讽刺的是,乌军自己的铁路系统也成了“猪队友”。原本用来运兵的铁路线,现在全被俄军用来运输坦克和火炮,乌军的工程师们估计得后悔当初为啥要把铁路修得那么结实。 这场战役的背后,其实是双方资源和意志的终极较量。俄军为了拿下红军城,不仅投入了11万兵力,还把顿涅茨克的预备队都调了过来。 反观乌军,前线士兵连基本的防弹衣都配不齐,更别说反坦克导弹和防空武器了。西方援助的武器倒是不少,但大部分都被俄军的无人机和导弹摧毁在运输路上。 现在的红军城,就像一个被俄军攥在手里的“烫手山芋”。乌军想守守不住,想撤又舍不得,毕竟一旦放弃这里,整个顿巴斯防线都可能崩溃。 而俄军呢,正不紧不慢地收紧包围圈,就像猫捉老鼠一样,先把乌军的锐气磨掉,再慢慢收割胜利果实。